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来到一家小型信用社进行突击检查。经初步排查,他们发现账户上的3000元不翼而飞。
正当信用社的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时,检查组的视线中出现了一位名叫唐兰英的会计。
经查,唐兰英个人账户里竟然有4万多元的巨款。至于钱的事,唐兰英犹豫不决,想不出合理合法的渠道。
随后,唐兰英被带走接受检查。此时,一位女巨人已经浮出水面。那么,唐兰英是如何在信用社这样的金融机构犯下腐败行为的呢?她是怎么发现的?这一切都得从她的一个特殊爱好开始……
唐兰英
群众围观的量刑会
1977年7月,外部量刑会在江苏省如东县中学操场上如期举行。宣判会吸引了数千人参加。甚至还有人从十多里外的县城赶来。
操场的试炼台上,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她衣着朴素,面容清秀。如果不是她胸前大牌子上写着“贪污贼”四个大字,没有人会把她和贪污犯联系起来。
唐兰英
当公开审判的法官大声喊出:“唐兰英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此话一出,众人欢呼雀跃。
随后,唐兰英被持枪的武装警察押上警车。警车所经过的道路两旁,仍然围观着大量人群。甚至有人爬上屋顶一睹女贪犯的真面目。 。
处决车
唐兰英被押往刑场后不久,随着一声枪响,她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她的生命也随之结束了。
被处决后的唐兰英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很好奇。唐兰英仅贪污4万余元。就算她触犯了法律,也不会被判处死刑!
但是,要知道当时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处于比较缓慢的阶段,很多人的生活都不是很富裕。有些人甚至为一日三餐发愁。
信用合作社
即使是一些在职的公职人员,他们的月薪也最多也就十、二十块钱。所以换算下来,当时的四万多块钱,几乎就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多块钱了。
所以唐兰英的命运完全是她自己造成的。但作为一名会计,她是如何将四万多块钱的巨款塞进自己口袋的呢?
凭借青春和美丽获得工作机会
唐兰英是家里的老二。她出生那年,抗战胜利了。虽然当时大多数人都生活贫困,但唐兰英不同。
由于父母经营自己的手工业,唐兰英从小就衣食无忧,从未受过任何磨难。她完全不知道生活的艰辛和困难。
此外,唐兰英从小就因为甜美、可爱、聪明,深受家里亲朋好友的喜爱。她的父母非常爱她,绝对不会让她受到半点委屈。
然而父母对她的过度溺爱,让她养成了娇生惯养、傲慢、虚荣、贪财的性格。
随着唐兰英年龄的增长,她的父母将她送进了学校,她在那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还获得了高中文凭。在那个年代,能拿到高中文凭的人很少,但唐兰英却无比幸运。
而且,在学校期间,颜值出众的唐兰英总是被各种男生围着。为了吸引她的注意,男生每天都会给她寄情书和礼物。
16岁的时候,唐兰英第一次意识到了漂亮的外表给她带来的好处。当时,为了获得工作机会,她成为了当地一名工程建设干部的情人。
在这位干部的帮助下,唐兰英顺利成为当地建设部门的一名会计。起初,唐兰英的工作还算可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一名会计,她很快就对公司的公款产生了兴趣。
唐兰英当时的工资不高,但她从小就花钱毫无节制。她总觉得自己的钱不够花。本案中,她多次挪用公款,金额达数百元。
最后,她的行为被单位领导注意到了。但由于她年龄小,单位并没有追究她的责任。这只是教育了她,她不得不离开单位。
因为第一次偷窃的经历,唐兰英看到了真正的优势和好处,所以没多久,她就和当地蔬菜大队的王某勾搭上了。在王的帮助下,她又回到原来的银行担任会计。
农村信用社
这一次,她的胃口比之前更大了。她利用职务之便,贪污的公款比以前多了三四倍。
被雇主发现后,老板要求她赔偿擅自挪用的公款,然后在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解雇了她。
谁曾想,正是因为这两次九死一生的经历,唐兰英相信,即使被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更重要的是,她对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公款的感觉深深着迷……
服务国家“铁饭碗”
1965年,两次被解雇的唐兰英仍然不肯放弃,仍然想找一份“铁饭碗”工作。这次她把目光投向了当地的农村信用社。在那个时代,能在农村信用社工作的人不仅要有学历,还要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背景。
信用合作社
为了在农村信用社工作,唐兰英无奈选择嫁给军人。成为军嫂后,她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信用社,又因为工作经验,再次被分配到了会计岗位。
唐兰英高兴极了,又找到了一份可以赚钱的工作。但刚进农村信用社的时候,唐兰英还是有些顾忌的,因为她生怕因为自己做的一点小事,而赔上大事。如果一开始就让别人占了她的便宜,以后她就没有机会再得到这么好的工作了。
所以,一开始,唐兰英还算良心。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唐兰英已经彻底熟悉了信用社的工作流程。
因为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快,财务工作根本没有使用信息技术,唐兰英逐渐发现了很多财务漏洞。
信用社会计
此外,当时农村信用社的日常业务量很小,很多岗位都是空缺职位。为了减少开支,信用社对人员进行了优化。结果,唐兰英成功留下来,成为一名会计、出纳。
借着这个绝佳的机会,唐兰英一手掌控了农村信用社的所有现金账户,同时她也获得了信用联社的现金配置权。
有了这个便利,唐兰英发现没有人关心信用社的账目,她的所作所为也无人监管。于是,唐兰英渐渐胆子大了,有时甚至敢把信用社的现金直接拿回家。
信用合作社清点现金
慢慢地,公款就跟自家的钱一样了,她开始大手大脚地花。更离谱的是,她觉得现金不够日常开支,就直接写了一张支票到银行提取现金,然后并没有按照要求将银行支票存根打入自己的账户。
短短几年时间,唐兰英就从这份“铁饭碗”工作中获得了无数的好处和金钱,也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奢华生活……
奢侈的生活,贪财色欲
在那个年代,即使是双职工家庭,大家手上也没有多少钱,生活也很拮据。然而,有了信用社的ATM机,唐兰英一家人的生活就完全不同了。
在那个老百姓饭菜还都是粗粮的年代,唐兰英一家饭菜都能吃到鸡、鸭、鱼,就连不常见的海鲜也时常出现在餐桌上。
至于昂贵的肉、鸡蛋等,唐兰英总是买几十、几百斤回家。只要是她喜欢吃的东西,唐兰英从来不在乎价格。
唐兰英在打扮上特别讲究。她每天要换很多套衣服,而这些衣服必须熨烫平整才可以穿,不能有任何皱纹。
光她衣柜里就有二十多件衬衫,更不用说其他衣服了。所以,在外人看来,当时的唐兰英就像是画报里走出来的时装模特一样。
此外,他们家其他的东西也一应俱全,包括两辆自行车、八块手表、收音机、缝纫机等物品。如果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当时唐兰英一家的配置相当于两三辆宝马车。
自行车
而且,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她还聘请了退休工人来做家务,在那个崇尚劳动的时代,她成了问心无愧的社会虫!
据后续调查,唐兰英从信用社挪用的公款大部分用于家里的生活费。
这10年来,唐兰英的家庭开支已接近3万元。按照当时工人的月收入水平计算,这笔钱可以支付一个工人100年的工资。
不仅如此,唐兰英的个人感情生活也十分扑朔迷离。因为她当初选择嫁给丈夫的动机极其不纯粹,只是为了找一份工作。
所以结婚后,她就嫌弃老公个子矮,长得不好看。再加上她的丈夫长期在外工作,两人的关系也不是很好。
所以,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在民风还比较保守的时期,唐兰英对待人际关系非常随意。他其实并不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还和七个人有过不正当关系。
而且,为了维持自己奢华的生活,唐兰英还得想尽办法处处堵漏。为此,她多次利用自己的美色和金钱,贿赂了当地县、区以及大大小小的各类企业的多名官员。
请这些官员吃喝玩乐,唐兰英获得了重要的人脉,这也形成了她的保护伞。其中一位是当地一家银行的副总经理赵姓,他利用职权两次帮助唐兰英躲避账户审查。
事件曝光并被举报
另外,虽然邻居们一开始批评唐兰英的高调奢侈的生活,但唐兰英发现后,却常常给他们一些小恩小惠来阻拦。他们的嘴。
比如,唐兰英把自己不想穿、不喜欢的衣服都送给了邻居。有时邻居来看望她,她也会留在家里用美酒佳肴招待他们。
久而久之,周围的邻居都视而不见。毕竟“缺的是牵别人的手,缺的是吃别人的嘴”。
收买了领导,安抚了邻居,唐兰英觉得自己做的很彻底。但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鞋就不会湿”。
虽然唐兰英用自己的手段拉拢了一批甘愿堕落为她包庇的领导干部和邻居,但最终还是“纸包不住火”!
但人们万万没想到,她最后却落入了爱人范的手中。由于平日里唐澜的钱来得太容易了,所以对于和她有关系的人,她都极为慷慨。而对于自己的爱人,他更是大方,经常主动赠送各种金钱和饰品。
一开始,范经常收到唐兰英送的各种礼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像唐兰英这样喜新厌旧的人,肯定不会愿意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一个人的身上。毕竟她身边有七个爱人,失去其中一个也没什么坏处。
所以和范闲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唐兰英厌倦了,就和范分手了。然而,范某怎么可能轻易放弃自己刚刚攀登的“长期饭票”呢?
为此,他苦苦哀求,希望唐兰英不要嫌弃他。然而这种卑微的态度引起了唐兰英的反感,所以无论范如何哀求,唐兰英还是无情的把他甩了。
从此,范就记恨了。他心里默默盘算着,以唐兰英的工薪阶层能力,不可能有这么多钱。他认为唐兰英肯定是挪用了信用社的公款。
很快他就把此事汇报给了当地县支部的主席。分行行长立即派人前往信用社查账,并对唐兰英展开调查。
在这种情况下,唐兰英也知道自己的事情迟早会被曝光,所以她对挪用公款、挪用钱财的事实供认不讳。
在排查过程中,分局相关领导发现唐兰英的问题特别严重,于是将此事向县委汇报。县委立即展开调查,成立了数十人的专案组。
专案组历经半年多时间,彻底查清了唐兰英腐败的全部事实。结果显示,唐兰英共贪污公款4万余元。由于涉案金额巨大,唐蓝英明在当地公开审判后被判处死刑!
信用社票据
此外,专案组还想尽办法消灭唐兰英的保护伞。最终数百名官员受到牵连,这些人员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法律制裁和处罚。至此,女巨贪腐案终于落下帷幕!
公开审判会
结论:
事实上,作为人民公仆,唐兰英不仅没有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职责和义务,还利用职务之便谋取巨大的个人利益。这种行为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在法律和正义面前,一切犯罪都将无处可逃。 32岁的唐兰英最终自食恶果的经历也告诫人们:不要心存侥幸,更不要挑战法律的底线,否则等待你的终将是正义的审判。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